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期刊介绍编委会投稿须知稿约期刊订阅广告合作联系我们留言板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欢迎访问,欢迎查询,欢迎引用!敬告作者投稿成功的标志是收到邮件回执。投稿出现问题邮箱wangtaohong@wangkantong.com,网站技术支持QQ1172987239。

本刊对投稿新要求:1.如果作者是第一次投稿,请务必用自己邮箱注册,并请认真填写作者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和第一作者手机,以便能及时准确收到杂志。2.文章必须有中文摘要,近5年参考文献至少3条。详见本刊投稿须知。本刊已同“中国知网”签订独家上网协议。

本刊2024年第1期杂志正在快递寄出,如果有作者没有收到杂志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说明第一作者姓名和联系方式。

本刊2024年第1期杂志基本信息已经登载在本刊网站,欢迎读者、作者查询引用。

牡蛎散加减治疗多汗症经验
作者:朱世豪1 黄春元2? 孙先智1 
单位:1.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 沈阳 110847 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关键词: 
分类号:R 242
出版年,卷(期):页码:2023,40(2):145-146
摘要:

 多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物治疗多汗症的不良反应小,易被患者接受。本文通过首辨阴阳、次分虚实、因人制宜,采用牡蛎散加减治疗多汗症,取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多汗证的病因病机  
1.1 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认为多汗症的病因病机是一种自发性多汗临床症状,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多种出汗模式受中枢神经系统不同水平的调节。现代医学将多汗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多汗症。原发性多汗症为自主神经中枢调节障碍所致,多认为与人的心理、精神因素有关,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而继发性多汗症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有关。
1.2 传统医学 传统医学对于汗症的认识最早记载可见于《内经》,在《素问·阴阳印象大论》中记载了汗的发生机制“阳加于阴,谓之汗”;在《灵枢·五癃津液别》中明确指出了生理性汗出与人衣着、天气、毛孔闭合有关。在机体出汗异常方面书中提到了寝汗、多汗、觉汗等病名。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论治》中对汗证的临床表现做了鉴别,提出了自汗即“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盗汗即“睡着汗出,即名盗汗”,根据多汗症发生的时间、人体的生命活动状态不同将汗证分为自汗、盗汗两类。在汗证的病因方面,《伤寒论》中记载汗证多由外感而来,以风寒、风热为主。朱丹溪认为盗汗属于阴虚、血虚,自汗属于气虚、阳虚,亦与痰、湿有关。张景岳认为阳虚者自汗,阴虚者盗汗,然临床辩证时自汗盗汗各有其阴阳之证,应灵活辩证。首届全国名中医白长川教授认为汗证的病因病机总属阴阳失调,在汗证治疗时多从虚实辩证,主张辨病、症、证三者结合,灵活遣方用药不拘泥于一病一症[1]。
2  临证辨证治疗经验总结
2.1 辨自汗盗汗 治疗多汗症时首辨阴阳,以阴阳为纲辨自汗、盗汗。自汗、盗汗在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均有区别[2]。中医认为,白天汗出,活动后汗出量增多,常伴有表虚不固之症为自汗;睡时汗出,醒后汗止,伴有阴虚内热之症为盗汗。故自汗多属阳虚,治疗时以牡蛎散为底方加益气固表、固涩止汗之品为主,少佐滋补之品,使汗出有源、寓有阴中求阳之意。以固涩、补敛的牡蛎散治疗肺卫不固型多汗症,一则止汗、敛阴,二则固表、益气,从而自汗止,气阴复。盗汗多属阴虚,治疗时以牡蛎散为基础方加益气养阴、收敛固涩之药,同时少佐苦寒之品,取泻火坚阴之意。临床亦有阴虚自汗,阳虚盗汗者,故辨证时必四诊合参。
2.2 再辨虚实 有国内教授将本病基本病机归纳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与心、脾、肺有关,标实多与肝有关。中医认为汗由津液来,肺卫不固、邪热蒸腾,津液外泄而为汗,故临床多汗症多以虚证、虚实夹杂证多见。虚证以卫表腠理不固、气虚、阴虚为主。肺卫气虚、腠理不固,气失固摄,津液外泄,即见汗出如水。阴虚则见阳亢,虚火旺盛、火热之邪易耗气伤津,逼津外泄则见汗出。故治疗时多以牡蛎散治标基础上采用补气、滋阴、肥腠理之法以治本。实证以湿、热、瘀多见。湿热郁蒸津液而为汗,汗出色黄、汗黏伴有口苦,口渴、渴不欲饮,心烦,苔黄,脉弦数等湿热内郁之症,治疗时多连用化湿、清热之大法治本。气滞瘀阻,腠理失调,津液外泄而为汗,治疗时可佐用活血祛瘀,然治疗实证汗证时不可过度使用收敛固涩之品,以防闭门留寇。
2.3 因人制宜 治疗多汗症时需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病理生理特点,少年慎补,老年慎泻[3]。治疗小儿多汗症时少用补益,攻邪伐下亦不可过度;治疗青壮年时多以调理五脏生理为主,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老年人临床多见虚证,治疗时宜以补为主,攻伐时亦应中病即止不可过度。
3 牡蛎散止汗证机制探讨  
  牡蛎散记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书记载“治诸虚不足,……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原方由黄芪、麻黄根、牡蛎、浮小麦组成。本方为卫外不固,阴伤心阳不潜之自汗、盗汗而设。方中以煅牡蛎为君,黄芪为臣,佐以麻黄根、浮小麦。《本草备药》记载牡蛎可“涩以收脱……止嗽敛汗”,牡蛎散中牡蛎益阴潜阳,收涩止汗。《本草汇言》记载黄芪“实卫敛汗”,牡蛎散中黄芪益卫、固表、止汗,君臣相配共奏止汗之功。药理学发现黄芪可影响体液代谢,牡蛎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4]。牡蛎、黄芪都可调节人体免疫和血糖,二药相配可加强补虚之效[5],可能是牡蛎散治疗汗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4 小结
  中药治疗多汗症收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临床上多汗症患者多以大量汗出为标,以气虚、阴虚、邪实为本。以汗出量大的患者,治疗时可以牡蛎散急则治标,配以益气、养阴、清热、祛湿、活血之品以治本。在辨证基础上灵活应用牡蛎散加减,处方加减时可用牡蛎、龙骨、麻黄根、浮小麦、五味子等药物,正如《景岳全书汗证》记载:“收汗止汗之剂,如麻黄根、浮小麦……龙骨、牡蛎之属,皆可随宜择用。”,往往收效甚佳。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高奎亮,李吉彦.白长川从虚实论治汗证经验[J].环球中医药,2018,11(11):1725-1727.
[2] 李庭凯.临床辨治汗证验案3则[J].山西中医,2021,37(12):38,40.
[3] 晋钰丽,晋利芳,晋钰,等.《黄帝内经》因人制宜用药规律探析[J].中医研究,2012,25(2):64-65.
[4] 张志军.龙骨与牡蛎的药理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4):5-8.
[5] 叶潇,吴莹莹,左铮云,等.牡蛎散中黄芪、牡蛎药对的配伍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6):96-98.
服务与反馈:
文章下载】【加入收藏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搜狐邮箱 中国知网 中华预防医学会网站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博文采编官方网站 CNKI翻译助手 网易VIP163邮箱 网易126邮箱 网易163邮箱 雅虎邮箱 新浪邮箱 QQ邮箱 鞍钢总医院网站 丁香园 好医生 疾病查询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编辑部地址: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健身街3号(鞍钢总医院院内),邮编114002
电话:0412- 6327774 ,0412-6706630,传真:0412-6327774
网址:www.zgyjgyyxzz.com  邮箱:yjyx1984@vip.163.com
京ICP备10041176号